close

 

 

 

淺談笙演奏基本功~~~氣息篇   BY建宇

 

中國的笙從古至今在排列以及外型上有數種不同的變化,但是基本構造以及演奏方式幾乎沒有變動,由於時代的進步,逐漸增加一些技巧,在音域上也不斷的擴充以及改良;目前在台灣常見的如十七簧笙(十七管)、二十一簧笙(二十一管,以下依此類推)、二十四簧笙、二十六簧笙、二十七簧笙、三十六簧笙、三十七簧笙、三十八簧笙、四十二簧笙、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等等,演奏技巧有一些些微的不同,但基本是一樣的,與其他吹管樂器相通的氣、舌、指等等,筆者從事笙教學多年,發現學生多有一些共通的毛病,所以撰寫此文希望可以提醒學生以及與其他在這條路上努力的師長前輩先進們互相交流,也請大家不吝賜教、指導,謝謝。

 

吹笙最重要為氣,至於氣的運行該如何呢?首先是坐姿要端正,不可駝背也不可使背部過於出力,正常挺胸坐正,椅子坐前坐後皆可,但切記不可靠椅背(若是站立演奏亦不可使背部僵硬),由下腹部用氣的腹式呼吸法(若是熟練可以用綜合呼吸但並不在此篇討論範圍內),吸氣時下腹部膨脹,記得兩側後腰亦要有膨脹感,可使用雙手置於後腰感應,吹氣時腹部自然逐漸縮小,氣息平緩,除非是演奏要求,否則在一般吹吸時不可用力去使用腹部肌肉而是自然膨脹收縮,吸氣時用意念去感覺,感覺氣息慢慢進入下腹部,橫膈膜上升,吹氣時亦用意念,感覺氣息由下腹部緩緩上升由口腔吹出,橫膈膜下降,呼吸徐緩不急躁,身體與肩膀亦不可亂動;我常常說,會呼吸就會吹笙,就是因為笙的自由簧片的構造,所以吹吸都有音而且是同音,只要正常呼吸,就可以演奏當然這只是基本,呼吸還要記得不可使用深呼吸,所謂深呼吸就是在吸氣時胸部和肩膀會跟著上升,吹氣時胸部和肩膀會跟著下降,吹笙常常需要體內的壓力來造成音量以及技巧或音色的改變,若是使用深呼吸的胸式呼吸法,那很容易造成內傷,只有腹式呼吸才有足夠的壓力呼吸會了之後,再來是口風,所謂口風就是吹樂器時的口型,這有好幾種講法,個人較偏好的是,嘴型稍微淡淡的微笑或輕輕的抿嘴,然後在雙唇中間張開一個小洞,約是最小吸管的大小的口徑,氣息由此孔吹吸,切記不可嘟嘴或張嘴以至於口風開得過大,兩腮亦不可鼓起(之後若是音樂需要則可使用,但基本功不建議),吹吸之後或是換音等等都不要改變已經調整好的嘴型,至於為何只能使用那麼小的口風呢?此理等同於澆花的時候將水管按一半水就噴得更遠的道理,不但有更長的氣演奏更長的音,也會有更飽滿的氣可以做更多的技巧,在這裡要注意的是,氣流(氣息的流速)要平緩,在演奏吹管類樂器時,氣流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最急的流速適用於演奏嗩吶,再緩一點是笛子,再緩則是適合吹笙,再來是巴烏葫蘆絲等等,最後最平緩的則是蕭,流速的控制方法就不在此篇中敘述。呼吸、口風都注意了之後,要想像身體就像鼓風器,壓力集中在腹部,從腹部出來的氣經由一條細小的管路直接從口風吹吸,維持一定的壓力,但吹吸幾口氣之後勢必會感到不舒服,此時就需要透過鼻子或口風,在吹吸的時候另外放氣或吸氣(不影響演奏為主),若是順暢,則對以後演奏其他的技巧大有助益。最後有幾點要注意,一是口風到笙吹嘴之間不可漏氣,除非是換氣需要;二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一切的基礎,就是『放鬆』,除了維持口型的肌肉或使用的手指,身體一定要放鬆,當然不是要你駝背,就是放鬆,背部放鬆,肩膀放鬆,脖子放鬆,腹部胸部放鬆,只要演奏中沒有使用到的部位的肌肉一律要放鬆,如此一來就可以進行長時間的演奏與練習,亦可以獲得最佳的表演或練習效果,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其他的部分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2013-06-16-5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河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